
采访|艺术家赞助人:王津元(藏家)
李棋:我们的的副主编,呃,因为我知道你在准备一个在三亚的一个收藏展,能不能先给我透露一下这个收藏展的这样一个内容?
王津元:我们在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开幕的时候,会做一个复兴基金会的收藏展。那么这个收藏展是涵盖了四十多个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年轻的当代艺术家。这个涵盖的范畴不仅仅在中国大陆而是大中华区这样子,包括一些亚洲(李棋:华人?)一些地方的艺术家,对。呃,然后我们选取这些艺术家的一个线索就是说,这些艺术家都是接受了中西方的教育,就是他们的教育背景比较国际化。另外他们的展览记录非常好,都是在国外的大的这个画廊美术馆,就是说做过展览。另外呢,他们都很活跃,就是说不断地在我们在看到他们的的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不断的在进步,就是不断的个性。我们关注的就是这样一批有前瞻性有国际视野的年轻艺术家。一共大概有四十多位。那么我们这个展览就涵盖了四十多位艺术家的作品。那么这些作品,展出的的这些作品都是复兴基金会的收藏。我们会把这些收藏品在展览结束之后,放在亚特兰蒂斯酒店的那些公共空间,好好造访,所以呢使得去酒店的客人,他们很容易的感知现在最为前沿的当代艺术,特别是对中国的,现在正在发生的当代艺术有更多的了解。
李棋:不好意思,就是我,呃,能解答我的一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在这个三亚这个酒店来做这个。 李棋:那你刚刚也提到了说,你这次在这个空间展出的这两件作品,能不能能给我们介绍一下为什么会选择这两件作品? 李棋:嗯嗯嗯,那,还有一件。 王津元:还有一件是乔恩沃夫曼的一个VR作品。那,他是一个比较对于生命有,很有洞察力的,很有深刻洞察力的这样一个艺术家。而且他目前在VR作品领域是走的比较前端的。他是在美国,也是,就是在这个领域比较有名的艺术家。那我们从复兴艺术中心的角度,从复兴基金会的角度,为什么会去收藏他的作品,也是因为我们想去po…啊,更多的去争取一些前沿的东西。不是,不是说过去不好,而是说我们还是想更多的去面向未来。那我们想尝试一下这个VR作品的这个,效果会是怎么样。而且我们有更,有更多的公共空间,比如说我将来可能会打算把这件VR作品放在上海复兴艺术中心的一楼咖啡厅,我们会在咖啡厅里辟出一个艺术角,去放,不定期的放这样的video作品,那样的VR作品,就是来喝咖啡的人可以一戴眼镜就能看一个作品。我觉得这个,呃,可能这样的方式对于,呃,普通的人群来讲更有吸引力,因为这种媒介这种东西比较抢眼,他们可能会更容易理解吧这艺术作品。(李棋:嗯。)而且这个艺术家作品,我跟你讲它很深刻。它其实有一点,画面有一点,所谓叫暗黑。但是在这个当中它也是玩了一点黑色幽默。它可以让人,啊,就是跟你更多的思考吧,你可以更加冷静的思考,去思考你的人生的价值和意义。 王津元:我,我在有复兴基金会收藏之前就开始了一些个人收藏,当时的出发点非常简单,就是我觉得好看我很喜欢,我觉得有地方挂,之后我就买一些作品。但是现在,因为我自从做了机构收藏之后,我其实是把这个脉络延续下来了。因为我们基金会比较强调公共艺术,这样一个愿景,那正好我们整个集团的发展的方向,或是它已经做得这些产业里面,确实有这么多的空间,它需要艺术品,而且它也是艺术品做好的一个展会的机会。因为有很多公众,比如说有办公的空间,有商场的空间,还有度假村酒店,其实这些都是大家很容易去接受艺术品的地方,因为他有,有这个时间,有这个机会去看到它们。所以我觉得还是,后来机构的收藏可能更多的从公众的方向去考虑。就是如何,嗯,如何收藏这些作品既反映社会现实,然后又是能够对公众的这个,美育教育的提升会有很好的影响,所以我们是以这个线索去收藏作品。 李棋:那你看这次展览,其实它有两层的一个信息,一层呢是说中国当代收藏家,那同时呢这个展览又叫艺术赞助人,那其实是,我觉得是有一个递进的这样一个关系,因为当我们提到艺术赞助人的时候,就会涉及到它一个这样的和机构之间的一个关系。那么你认为,这个中国的艺术收藏家和这个中国的艺术赞助人,现在在中国的这个,当代艺术的领域里面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王津元:呃,我觉得是,不容小觑吧,就是他肯定是一个很强的推动力,他是一个,中国当代艺术的一个,非常强大的一种支撑。因为我,这些年的经验认为,其实当代艺术在中国仍然是一个小众的范畴。它并不是一个人们生活的必需品,还是,怎么说,文艺青年的爱好,或者说是专业人士的研究的需要,或者是一些专业的艺术家为此努力拼搏的一种事业,但是它不是一个大众眼里的东西。那其实我们做的事情呢,更想做为大众更艺术之间的媒介,就是桥梁。其实我们是更想把这个桥梁做好。那你讲的这个,艺术…呃,叫什么,艺术赞助人和艺术收藏家,那我发现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包括我们这次展览的,都是之前我们都是好朋友,都认识。这些朋友呢,我们遇到可能都是在一些艺术【听不清】,大家也会讨论你买什么你买什么,就是,在收藏方面会有一些交流。呃…我觉得从艺术收藏家到赞助人的这个过程,本身也是整个的,就是社会对于当代艺术的关注度,包括当代艺术能够向前推动的一种动力所在。嗳,因为这些人开始可能是热爱艺术,他喜欢买东西,当他买到一定程度之后,他真的会觉得,我对社会是有责任的,或者我对艺术的推动发展慢慢会有一种责任感呈现出来。然后他就会去赞助一些机构,比如他很信任的机构,他自己很想做的一些展览,或者是他自己很想做的一些艺术项目。他就是愿意去,啊,去做一些赞助的工作,因为他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讲买艺术品本身它是一种快乐,但是他在赞助的这些艺术作,艺术项目的过程当中,从无到有,这么一个项目能够成功,我觉得这也是一种满足感。他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样的人越来越,如果越来越多,那么这一群人其实是,真的是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推动力。 李棋:嗯。
王津元:哦,其实是这样,复兴基金会的收藏展是在展览计划之内,就是我们是基金会,Fosun Foundation复兴本来就是做收藏的。也有上海复兴艺术中心,那为什么这次展览没有在复兴艺术中心举办,而跑到三亚去办呢?啊,是因为,我们其实是三亚亚特兰蒂斯酒店的艺术顾问,顾问,艺术顾问这一块是我们来负责的。就是说,我们也在为酒店选取一些艺术作品。当时我们在做这个proposes的时候呢,我们觉得,怎么样做会更有趣,或者是呈现的效果更好。后来我们就想到了,在我们的收藏里面去挑选这一类的艺术家。这一类的艺术家他们可能更加面向年轻人,就是大家更容易理解。他们作品的形式很丰富,比如说我这次在乔空间呈现的两件作品,也会拿到三亚的收藏展上展出。(李棋:嗯嗯。)一样回去展出,所以呢,一些新媒体的东西,一些互动的东西,这是年轻人会很喜欢的一种艺术的类型。所以我们希望把它放在最有充满活力的新开的这样一个度假酒店里面。让更多的人,就是他在享受酒店设施的同时也能够收到一些艺术上的熏陶,或者是能看到更多艺术作品。这个是我们的一个愿望,所以我们才把这个展览放到了三亚去做。
王津元:额,一件是黄炳的作品,那么,我当时看到这件作品的时候,因为黄炳的香港的艺术家,他比较香港味道,很浓。他有,有很强的地狱特点。但是我觉得这从我们收藏的脉络来讲也是很有必要的,知道香港的年轻人在想什么。(李棋:是。)然后黄炳的作品很幽默。呃,他在幽默的同时呢又有一些,呃,他有一点小小的,比如说色情元素啊,一些小小的调皮的元素,但是他处理的非常好。他不是一种很,就是低级趣味,他让人感觉“哦,生活是这样的。”然后生活有这么多的可笑的地方,是有趣的地方。还有是你去追求的一些什么东西你在这个video里面展现出来。因为黄炳自己很年轻,所以我觉得可以通过他,呃,他的作品的视角去更多的了解香港的年轻人在想什么,香港的年轻人面对现在的香港社会,他们是一种什么样的心态,一种什么样的,对于生活的态度,他们的理想是什么,他们对未来的期望在哪里。我觉得可以通过黄炳的艺术的这个短片可以了解到很多香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状。
李棋:嗯,那,嗯,你会如何去概括,这个你的个人收藏也好还是说复兴艺术基金会的收藏也好,它的一个特点,这个气质,(王津元:呃,我的…)它关注的点是什么?
王津元:OK,好,谢谢。
李棋:谢谢谢谢谢谢。
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