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采访|代表作:厉槟源
我根据这次参展艺术家16个人(不包括我)的作品素材,包括他们的一些创作的故事,我把他们虚构了一个故事。在此基础上,把16个艺术家的作品串成了一个故事。通过再次解读和创改,再现场读出来的一个作品。
其实我们聊的时候,中间也有过一些更改,对吧
对,对。
我记得这其实是我们中间聊到的一个方案,聊到一个以口述的方式去讲述一个内容,但是当时我们不知道这个内容是什么。然后后来你也给我提了一些其他方案,像电影这样的一个作品。但是我觉得,因为像电影这样的,可能大家想到的代表作,就是说选出一个有代表性的东西。但是我更喜欢这种故事型的,而且当时你一讲到,因为当时我也在和其他的艺术家在聊,就觉得展览里面有很多的故事,其实每个展览都有,可能展览本身就是一个故事。所以我觉得在展览里你就选择了一条线把它这样展览出来,我觉得这种形式就挺好的。
对,以前没有尝试过这种作品。中途我改变方案是因为我觉得心里没谱,感觉在这么短时间,因为是一个陌生的创作方式,所以我就想从正面来回应“代表作”的这个展览。中途有点想更改方案,但是后来和你聊完,你也说到了其中几个参展艺术家的这些事情,我觉得有一种还能去试一试的想法,然后就去做了,但是现在也还在改,可能有一些,我就交给了明天的万瑞青。
因为我觉得那个正面的回应其实挺严肃的,可能很认真 对,稍微比较常规。 但是我觉得我们整个展览的基调,不是说不认真,但是大家都有一点,每个人听到代表作以后,可能没有交一个作业一样的代表作。有些人是比较幽默好玩,也有人是有故事的这样的线吧。 对,我也觉得这个方式比较吻合我们展的这个气质,是一种从另一个角度回应吧。 而且我觉得你的故事,我记得当时你给我看了这个故事,当时你担心你的故事拿不拿得出手,太像小学生做的,但我觉得其实有个很好的点就是它完全没有那种非常艺术性的串联,就是上升到一个概念,最后统一它们。这个故事比较硬的接在一起,然后中间是一种特别有想象力的跳跃。 对,其实我觉得这个框架还挺有意思的,这是一场梦,从梦里醒来结束。在梦里面什么事都是有可能发生的,而且它都成立。 而且还有一个是,我这次在准备的时候也是和大家聊天的性质在聊作品,其实聊了很多。我觉得有一个很有意思的东西就是我在讲的时候,比如说我们很放飞的去想象,聊各种可能性的时候,好像我们就和我们想象的东西越近,语言有这种能力把这种东西带过来,或者把你带上一个东西,所以我非常喜欢这些故事,有一些虚构,然后可能慢慢的就现实和虚构并到一起。 讲一下你这个故事吧 基本上每个艺术家的作品都有带到,写在里面。有几个重点的就再发展了一下。明天我找了他们的工作人员,他做过主持人,然后他也很愿意来讲这个故事。而且明天是他生日。17件代表作,出生于2021年3月13号,挺搭的,就是和他明天的日子。我就觉得让他来讲述这个故事比较好。 是第一次在你的行为艺术里用剧本的形式吗?之前有过吗? 嗯,没有过。我觉得因为语言本身是一个很好的材质,包括讲述,口述,因为很多事情我们都是通过口述去听说和流传的。所以就像尝试一下用这种方式来杜撰或者来塑造一个空间和形态。 为什么是故事,因为故事是一个很久远的东西,人类从很早开始就有,比如神话。我想从你的角度来讲讲故事对你而言是什么? 对我来说艺术家做到一定程度,也是希望能够像。。。因为艺术家本身也是自传性的,所以到最后都是让后人来记住某几个事情。 能再讲讲“艺术家的自传性”吗? 我们所听到的艺术家,以前的大师也好,做到一定程度为什么能让人长远的记住,都是因为他们做了某一些事情,具体的事情,能让人记住。所以故事是能够穿透时间和空间的,它有这种魔法,它超越了物质或者观念,它能够口口相传。比如古希腊神话,它们是无从考究的,也可能是作者所想象出来的,但是一直被人们所传颂。我也比较喜欢莎士比亚的那种戏剧,就是故事本身是有流传能力的,就是代代相传吧。我觉得艺术家本身他如果能在艺术史上留下名字,他肯定也是做过了很多精彩的…就他的人生很精彩。反而作品可能只是他人生中的某几个节点。艺术家本身就是讲故事的人吧,我觉得,他来导演他的生活。怎么说呢,把自己当成一个实验对象一样。 前几年可能经常看到你做一些比较有冲击性的行为,近几年疫情的情况,你最近在做些什么? 疫情的时候,我去年在南京做了一个作品,金鹰美术馆,在它们建造美术馆的期间,我加入了他们的建筑团队,当了两个月的工人。那个美术馆就是我盖的,哈哈哈。那个行为我也会讲成一部类似实验电影的东西,可能五月份会展出吧。那个作品也有点像西西弗斯那种,你面对的是一个很庞大的建筑,然后你一点点劳动来把它盖好。因为他是在一个五十多层的空中,高楼大厦里面,有点像卓别林的摩登时代,很工业化的东西。然后这两年我的兴趣也是这种有点偏电影的,剧本的,用影像来写作和叙述。我对叙述的这种方式很感兴趣。影像或者讲述或者表演是跟我。。。(完)
这个形式就是一个很传统的方式,用讲故事的方式来表达吧。而且我都是用的一些现成品,然后再通过我的理解来串联成一个我认为可以成立的事情。
相关内容
